很多个你,很多个我

杨德昌电影《一一》(A One and a Two)

好大的野心啊,这个导演。看的时候我这么想。想起了朱天文的《荒人手记》,作者/导演似乎是想把看到的整个世界都装进去。三个小时的电影,数不清有几次似曾相识,有几次会心一笑,又有几次的扼腕慨叹,一点心酸,几许无奈和接受,似乎大半生的所见所想所畏所愿都在这三个小时里流淌了一遍。这样的一个普通的家庭里,成员们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困惑和挣扎,各自哀伤、喜悦,虽然有爱,但也有距离;那距离不到大难之时是很难拉近的,却也永远不可能远到断掉,每每各自挣扎到心累,回头总有熟悉的面孔站在那里,也许帮不上忙,可总也在那里。——这样的架构,存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样的电影,无所谓剧透,就有很多个你,很多个我,自然而然的在里面了。

1. 两个中年男人,商务客户关系,对彼此的人格都有好感,两人坐进车子里,一人打开音乐
“啊,好音乐。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音乐让我相信人生会是美好的”
“是吗?我小时候爸爸总是听音乐,可是我讨厌他听的那些音乐。十五岁的时候我恋爱了,突然间所有那些音乐我都听懂了。——后来她走了,音乐留了下来”
“她不喜欢音乐吗?”
“很多人都觉得音乐是无用的东西,听着也不能赚钱,她也这么觉得”
“所以她离开了你?”
“不,是我决定离开了她。……你相信吗?前几天我遇到她了,三十年了!”
“这首音乐一定是她了!……唔,我可以想象她的样子”

——很喜欢这段对话,关于音乐的。“音乐让我相信人生会是美好的”——少年时代我也怀疑过很多次,那时候音乐虽然未能让我相信人生是美好的,但也有很多移情作用。和书、电影一样,音乐可以把人带入另一个世界,整个生活维度就开阔好多;但音乐和书、电影又不一样啊,它最抽象,几乎没有指代性,每个人从同样的音乐里听到不一样的世界,甚至可以是你希望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若是它刚好契合心里一些情绪,就是共鸣,有共鸣好快乐的啊。长大一些,很多音乐都不再只是音乐,是那段岁月,那时的人,那时的事,那时的自己,很多时候,它与风月无关,与成长有关。当然也可能,和这位简先生一样,听着那段音乐,赫然站着一个曼妙的初恋女子

2. “我怎么只有这么少。我怎么只有这么少!我觉得我好像白活了。我每天像个傻子一样,我每天在干什么啊?” ——简太太,中年

婆婆变成了植物人,一家人相约每天和要她说话,刺激她的大脑活动。简太太说了几天,崩溃了:为何每天的话都是一样的,每一个早上、下午、晚上,都在做同样的事,过着重复的生活。——“重复”会杀人吗?我实在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重复三年和重复三十年的杀伤力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即便只是三年,我目前也没有足够的能量去承受。看《美国丽人》看《男人四十》,我试着去理解中年人的种种无奈,可终究也只是水中望月,看不真切。可是简太太的这个问题,是所有人都会问自己的吧?不论年纪,尚有冲劲的,起身就走了;倦怠一点的,一边感叹一边无奈着踌躇不前。如果是年轻人,尚能加上“胆怯”这个修饰语,可到了中年,却真的连指摘都无力了。只是,人不仅仅害怕重复,也害怕改变的,这种悖论一如人生中其他的种种矛盾,就在两极的挣扎中,各种酸甜苦辣轮番上演,趣味横生

3.“没有一朵云,一棵树,是不美丽的!”——胖子,高中男生

“其实我无论坐在哪里,都能够生活的,哪里的风景都能相应地为我发光”。——梭罗这样说。看到这两句话都很欣喜,因为说到了心坎里。《一一》里说这句话的少年却是悲伤的。他是这出戏里唯一戏剧化的一个人。当他说着这句话的时候,他只是转述他舅舅的话,如果他真的听得进这句话,他的悲剧就不可能发生。因为会感恩的人往往是强大的,而充满戾气的人遍身都是地雷,像一个装睡的人一样,你永远都叫不醒他/她。

4. “有时候觉得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都觉得一点把握也没有。都会觉得说,好不容易睡着了,干嘛又把我弄醒,然后又要去面对那些烦恼,一次又一次。如果你是我,你会希望再醒过来吗?你比我们多活了那么就,我们除了自己心里一大堆问题外,又能告诉你什么呢?”——简先生,中年

这是简生在植物人婆婆的床前说的话,说多了,植物人婆婆变成了这家人的“小树洞”,可即便是这样,“我们除了自己心里一大堆问题外,又能告诉你什么呢?” 再滔滔莽莽的烦恼,大部分时候都是说不出口的吧。在东方文化里,家人似乎比朋友更难互相懂得。满腔的牢骚郁闷,对着亲人,总是无语。有时候在亲人面前能哭一场,已经是功德无量,替代所有的语言。人生的终极是孤单的,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懂得另一个人,但换个角度看,是我们太贪心了吧。这一段路走下去,有人来了,听到了那时的自己,虽然后来他/她走了,可毕竟是共享过自己的心情,就这样,一个个的来,一个个的走,完完全全没有对话的人的时候也少,不是么?年少的时候总喜欢把朋友二字往“一辈子”上靠,后来才发现这样的痴心妄想对时光来说有多一厢情愿。走着走着,有人就会不见了,拉都拉不住,其实不是不想留下来,只是,我们都在不停的走呀,走着走着就到了不同的世界。心伤不可避免,但朋友尚在的时候,都当成他/她有一天会突然走掉那样过吧,我总怕说,我,还有很多的好没来得及给你

5.“为什么,我没有做什么坏事情,为什么这样不公平?”——简婷婷,高中女生

又是一个大多数人都要追问的问题。婷婷是个乖乖女,念台湾最好的女校,在哪里都是温柔得体的女孩子。第一次心动,第一次恋爱,第一次牵手,第一次约会,第一次失恋——恋爱能让一个女子眼神发出光亮,也能让她瞬时坠入深渊。这样的追问,她问过,我问过,你也问过。即便知道没有答案,还是忍不住会问,——这没关系,重要的是,终有一天会觉得,不需要答案了。这个问题,也会没有了。耐心,有时候是所需要的全部武器。

6.“人是不可能让另外一个人去教他怎样生活,那是很悲哀的。尤其那是个爱的人。”——简先生,中年男子

“不要试图改变一个人”这个道理用简先生这段话来表达,又有另一番味道。简生说的是当年他离开她的理由。这样的话很多人都懂,可总觉得自己是个例外,我可以改变他吧?以爱之名。确实是很悲哀的,三十年后那个女人依然不明白当初他为何离开。那个被试图改变的人说,“人是不可能让另外一个人去教他怎样生活”,这的确是悲哀的,在你的行径里我看到了一个“你”,可是“我”呢?你把我放在什么位置。
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低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高估自己,总以为自己和自己的感情与众不同。而所谓改变,不是不可能,只是即便成功也是伤痕累累。哪怕是父母都一样,强加的改变里有多少的伤连法力无边的时间都要慨叹一番才慢慢治疗。还有,改变之后的那个,真的是你要的吗?

7. “爸比,你看到的我看不到,我看到的你也看不到啊,我怎么知道你在看什么呢?我们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我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这样不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吗?”——洋洋 小男孩

7岁的洋洋心中有一个问题:为何人们无法看到自己的后面,那是不是表示,人们总是只能看到一半的世界?于是洋洋想帮助大家看到自己看不到的东西,他用相机拍下很多人的后脑勺。——生活里,我们看不到的另一半是什么呢?宽容,满足,快乐,简单——很多很多。往往,当生活更差的时候,我们才想起来,哦,当初那个生活很好啊,怎么当时没有看到?简太太逃离到山上,再回来已是与母亲阴阳两隔之时,她在那个当初哭得崩溃的同样的位置,说:“他们(僧人)每天跟我说同样的话,每天都是。”回到家之后的她发现,没有什么两样。不过她开始觉得“这一大堆,真的是没有那么复杂”。

简先生中年时代与初恋情人再一起度过的一星期,他这样淡淡的告诉妻子:“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两个人都多看到了一些过去没有看到的东西,填补了一点视野的盲区之后,再看生活,说是一样,其实也不一样了。

《一一》就是这样一些片断一些熟悉的话,慢慢的走了一遍,并不是悲伤的电影,可也不欢喜,就是淡淡的,看到很多自己,和身边人。这是一个透过电影看自己看生活的机会。对于片名一一,我不理解,导演杨德昌是这样说的:
“这部电影讲的单纯是生命,描述生命跨越的各个阶段,身为作者,我认为一切复杂的情节,说到底都是简单的。所以电影命名为《一一》,就是每一个的意思。这意味着电影透过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出生到死亡每个具有代表性的年龄,描绘了生命的种种。爵士乐手在即兴演奏前,总会低声数着‘a one and a two and a …… ’来定节奏,英文片名由此而来,表示片中内容并没有紧张、沉重、或者压迫感,生命的调子应该像一阕爵士乐曲。”

很多个你,很多个我》上有8个想法

  1. 亲爱滴,我来了,一直在背后默默地看着你。。。
    ——嘻嘻,好像鬼片哦~O(∩_∩)O~

  2. 一直觉得豆瓣电影上的评论都是最经典的。在看完你的评论后,我去豆瓣上逛了逛。与你的评论相比,那些都弱爆了。
    好了。废话结束,独自看看这部电影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